在学习十二地支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十二地支有哪些,我相信大多数的朋友多多少少都会了解一些,十二地支与十天干,统称为天干地支,天干地支产生其变化组合,而形成了古代的历法纪年的形式,从而表示其年、月、日、时,如甲子年、甲午年、戊戌年、辛亥年此类的均属于天干地支的纪年法的形式。
一、地支的表现形式:
地支其表现形式为:
子、丑、寅、卯、
辰、巳、午、未、
申、酉、戌、亥、
上述十二支便代表其地支的原始形式,而地支之中也存在着相冲、相生、相合与五行阴阳的作用,那么接下来我们诠释下其阴阳五行关系。
二、地支的阴阳五行:
五行为阳:子、寅、辰、午、申、戌;
五行为阴:丑、卯、巳、未、酉、亥;
如上述所示:依旧是阴阳隔位的形态,皆为一阳、一阴为一组的形式。
如:子丑一组,五行子水丑土
寅卯一组,五行阳木阴木
辰巳一组 五行辰土巳火
午未一组 五行午火未土
申酉一组 五行阳金阴金
戌亥一组 五行戌土亥水
以此表现形式而又分其阴阳五行之说。
三、地支的自然文化历法概念:
针对于地址角度首先我们了解的是十二时辰,也即是子时至亥时的时辰区间,同时也对应其月份,则为正月见寅、二月见卯、三月见辰、四月见巳至腊月见丑的循序状态,但是为何要正月见寅呢?在我们传统理解,子作为一切的开头,为何正月的第一月要以寅作首呢?
我们可以通过两个角度进行诠释:
引用典故《西游记》其中的一段文字:
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子会,轻清上腾,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谓之四象。故曰天开于子。又经五千四百岁,子会将终,近丑之会,而逐渐坚实。《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至此,地始凝结。
再五千四百岁,正当丑会,重浊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谓之五形。故曰地辟于丑。又经五千四百岁,丑会终而寅会之初,发生万物。历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阴阳交合。
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
※解读一:
这段文字是引用自西游记开篇中的一段话:同事也是阐述开天辟地的这一过程,此论点在于子会之时,属于开天之时,子为阳,阳气上升,而成其日月星辰,而丑会则为辟地之时,丑为阴,亦五行为土,而称其重浊者下沉为地。而地支子丑又成六合之势,继而天地交合。
再言寅会儿生人、生万物,所以子代表了天、丑、代表了地、寅代表了人,所以成天地人,继而三才定位的说法,而人立于天地之间,以人为本,人作为食物链顶端亦拥有其智慧,掌握天地之奥秘故此人作其首也是毋庸置疑的,这个是站在志异的角度诠释,大家可以当做文化、志异的一个扩充了解便是,在此多说一句在此西游记最有意思的地方也在于此,孙悟空大家都知道十二地支子水,是猴子,猴子按照地支的排序代表申,三才具备子丑寅,子丑相合代表天地交合的概念,那么地支之中的寅申相冲,是否也代表了一定的寓意呢?是否也是说明这个天生天养顽石之中的申猴也是应运而生的呢,这个自然是题外话了。
※解读二:
之前我们是站在故事、志异的角度诠释,这段解读则是站在自然环境与历史人文的特征之中进行其诠释:
首先需要强调其四季理论:
·寅卯辰为东方三会木·
寅卯辰是农历正月、二月、三月,此为春季,春季则为万物复苏发芽萌发的滋生阶段,其五行木,亦为四季自首,所以正月为立春之月,是一个新的阶段的开始,所以故此意寅月作其正月之首,同时寅木为阳木,代表其木其上升的阶段,也代表向上十二地支子水,萌芽、渐而出生之意。
·巳午未为南方三会火·
巳午未为农历四月、五月、六月,此为夏季阶段,万物生长,天气渐而炎热,以此进入夏季阶段,其五行为火。
·申酉戌为西方三会金·
申酉戌为农历七月、八月、九月,此为秋季阶段,秋季万物成熟,秋天为收获的季节,同时也代表肃杀之态,所以我们经常听说秋后问斩便是如此,其五行为金。
·亥子丑为北方三会水·
亥子丑为农历十月、冬月、腊月,此为万物归息之时,属于收藏、内敛的状态,万物归藏沉于地下,冰雪覆盖之景,其五行为水。
※本段小结:
以此我们能够获知其正月见寅,寅五行为木,为春季开端,万物复苏之时,万物萌生,滋生之刻,时间一切万物皆因春季而苏醒,所以便以寅木作为月份、季节的开端。
而地支三会在本章节简单的概述理解便是某三个地支汇合成一方之气,则该方之气呈现出旺盛的状态,此项多用于命理、占卜、预测等相关方面,后续讲述到八字与预测的概念上是有着一定的作为的。
四、本章总结:
本章节我们简单的了解的十二地支的概念、十二地支的文化体系与环境自然体系,这仅仅是对十二地支最为浅显的了解,寥寥几笔此刻以近2000余字,而对于地支仍然有许多内容未能尽述,所以关于地支我们下期需继续讲解,下期内容主要讲解地支与生肖的关系概念、地支与十二时辰的文化概念以及地支的定义与文化成因等相关内容,所以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我的后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