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有是五行,何以又有十干十二知乎?盖有阴阳,因生五行,而五行之中,各有阴阳。即以木论,甲乙者,木之阴阳也。甲者,乙之气;乙者,甲之质。在天为生气,而流行于万物者,甲也;在地为万物,而承兹生气者,乙也。又细分之,生气之散布者,甲之甲,而生气之凝成者,甲之乙;万木之所以有枝叶者,乙之甲,而万木之枝枝叶叶者,乙之乙也。方其为甲,而乙之气已备;及其为乙,而甲之质乃坚。有是甲乙,而木之阴阳具矣。
徐乐吾曰:五行各分阴阳而有干支。天干者,五行在天流行之气也;地支者,四时流行之序也。列图如右,详见《命理寻源》。
图例:干支方位八卦图。
白话文注解:阴阳二气的形成,遂分天地,逐一化生出五行,继而化成了自然界。根据这种宇宙生成论,跟天对应的是天千,跟地对应的是地支,天天高寥廓,六气回旋,以成四时。六气者,天地四时之气;地厚幽深,五行化生,以成万物。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一日水,二日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者。水,应北方子之位,子者三元干支阴阳,阳之初一,阳数也,故水曰一;火者,南方午之位,午者,阴之初二,为阴数,故火曰二;木居东方,东阳也,三为奇数,亦为阳,故木曰三;金居西方,西阴也,四者偶之数,亦阴也,故金曰四;土应西南长夏,五亦为奇之数,亦为阳,故土曰五。所以由此推论,则数以阴阳相配而成,万事万物皆不能脱离阴阳之变。
五行相生相克,此其自然之理。十干十二支,五运六气,岁月日时,都源自天干、地支的相互为用。在天则为气,故有寒暑燥湿风;在地则成形,故成金木水火土。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这是大自然变化的规律。五行又各分阴阳,在天为阳,谓之天干,五行流行,有燥热凉寒之变;在地为阴,谓之地支,五行在地,春夏秋冬,有四时流行之序;其所炒用,可谓变化无穷。成和子说:人禀五行以生,顺天地之和,食天地之禄,未尝不由乎五行之所取。故须辨五行之行,须识五行之性。
干支,初作干枝,就是指树木的干枝。天干,犹如树木的躯干,强而为阳;地支,犹如树木的枝叉,弱而为阴。阴阳之变,为天、地人,三才,八字命理学又把天干称作“天元”,地支称作“地元”,地支所藏称作“人元”,而人元的意思是指人处于天、地之间,虽由地之阴气孕育而成,但必须有天之阳气化育方能为功,地支暗藏了天干之气,使天、地、人三元成为一个统一体。蔡邕《独断》中说:天干犹如树木的躯干,其名目有十,亦为十母,即今所谓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即树木的枝权,其名目十有二,亦称为十二子,即今所谓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称之为太古天皇氏者,取其天开于子之义;又称之为是太古地皇氏者,又取其地辟于丑之义也;而还称之为是太古人皇氏者,取其人生于寅之义。所以可以认为干支之名在天皇时开始拟制,而地皇氏又开始确定三辰,划分昼夜,以三十日为一月,而干支始各有所配。而三辰者,日、月、星之谓也。又由于天气清轻三元干支阴阳,所以天干之气纯一,每一个天干仅表示一种五行;而地支之气重浊,所以地支所含五行内容就显得复杂。
通过以上阐述,《子平真诠》完整地概括了作为八字命理的基本要素,一局二气三元四气五行。“一局”,就是一个命局,八字易象来源于天人合一的理论观念,说明人生于天地之间,得天地之气以生,又得天地之气以长,为万物之灵,所以《滴天髓阐微》所说:“生者形之
始,人之秉气受形,与天地合其德,煦蕴覆育,机缄流通。所秉五行之气有偏全,故万物之命有吉凶。”“二气”者,阴阳之气,天地阴阳相结合,是化育万物的一种神秘的力量,推动着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此消彼长。《周易》在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同时,还强调阴阳两者的“相和”。既要有阴柔阳刚之美,还要两者和谐。所以任铁樵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乾主健,坤主顺。”“三元”者,就是天元、地元、人元,谓之三元,亦为三才。天体的运行,一年四季的轮回。人生于载天履地之间,皆不能脱离此三元得化育。三元中的天元,另指四柱中的天干;地元,即八字的地支;人元,即地支所藏
天干。处于天地之间的人,生老病死,兴衰成败,都源于三元的造化,称之为万物的本源。其含义包含有在命局中天干地支相互间的关系,决定着人的命运,把天人合一的理论,应用于四柱命理之中。“四时”者,即春夏秋冬四季,也就是所谓四象。四时之气、互相承载、交错变化、周而复始地运行,此为天理。由于五行四时的不断运行,不断变化,所以天亦无常理,亦无常道,人的命运必须顺应天理的变化。若悖此理,则有凶无吉。“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气,不能偏枯讲究中和平衡。其一、不能越分。这是中庸的思想,在八字易象中有明显的反映。其二、物极必衰。八字易象还认为:如果五行中有某几行“太旺太衰”,都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其三、要求阴阳平衡,五气中和。凡出现阴阳中的某一面,或五行中的某一行,占压倒性优势的情况下,就要纠偏,予以平衡。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整个系统生生不息的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