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同源同出,而不是各有源头
到底什么是卦
关于周易的起源,孔子《系辞》中有一个重要的说法,认为周易起源于上古包牺时代的结绳记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又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所谓结绳而治,即结绳记事。
结绳记事与周易及八卦是什么关系?孔子《说卦》讲:“卦者,挂也。悬索以示人。”《易纬》:“卦者,挂也,言悬挂物象以示于人,故谓之卦。”哦,八卦的本源来自结绳记事,怎样记事?孔颖达《周易正义》引郑玄的说法:在绳索上“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绳记事的方法就是墙上悬挂绳索,以绳结为符号,象征物象而示于人。这挂起来的绳索就是卦。通常有八条绳索,因此亦称作八索即八卦。于省吾说的:“古称绳为索,八索即八条绳子。”
是不是啊?是不是编造的?
“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尚书商书》:“唯殷先人,有册有典。”册的本义是竹木简,就是远古的书写材料,连缀于绳索上。典的本义是书册陈布于几案,就是典。《说文解字》:“典,五帝之书也。”这又有问题,尧舜禹时代,没有典册。殷商第一代祖先是契,契这个名字,虽然有契刻的意思,但绝对不是用竹木材料,而可能是甲骨材料。“唯殷先人,有册有典”,中国文字,是由商部落创造和完成的,但契时期的典册,应该还是甲骨图画形式,还没有成为甲骨文字形式。
当今,墙头上挂绳索形成八卦的说法,已经基本被否定。人们开始从卦字字源上找依据。卦字由圭和卜两部分组成,因此有人认为,要真正弄明白卦的深层涵义,便需从圭与卜两者去考究。说法是,圭是古人用来测量日头影子长短的泥制小尺子(?),从古书的记载可知,中国先人即是用它去测量日影长短,以分辨春夏秋冬。比如一年当中就有那么一天是中午的日影最短,这一天,即是古人用土圭测出来而叫夏至的一天。卦中之卜的一竖,就似一根竖起来的木杆,卜字的一点,又似竖起来的木杆的影子,这叫圭尺测影,为卦字的含义,圭和卜所组成的卦,就有了卜度未来的意思。
我们再问:是或不是?
“卦者,挂也”的挂字还可以有别的理解。过去手工纺织时代,从棉花纺线到把线按到织机上,有很多手工程序,其中之一,就是把线制成织机上的经线的挂线程序。要在空畅的场地上,这头坐一女子,那头坐一女子,另一女拉着线两头来回走,叫作挂线。
当今架设电线,有时也还被称作挂线。
旧时农民在田间锄地,锄一个来回干支阴阳关系,称作锄了一挂地。
圭这个字的字源意义,并不指古人用来测量日影长短的泥制小尺子,上土下土,指从这个土地到另一个土地上走一个来回。真要作土圭解,指日影在地面上一天天重复地来回走动。占卜的卜字,或与内外两个字有关联,即由内而知外或由外而知内的度测。
圭字的上下组合,与易经中内卦、外卦的上下组合有关联。
从这个土地到另一个土地上走一个来回,指的是候鸟秋去春回地飞一个来回。很大的来回。即与易经范畴中的太极、大极概念有联系,与阴阳两仪概念有联系。
阴阳五行
先说阴阳。
当前的易学,首先需要分辨哪些是阴阳?哪些不是阴阳?
不是阴阳1:宇宙万物皆分阴阳。
阴阳本指日光向背的两种状态,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宇宙万物皆分阴阳,皆由阴阳组成,万物的始生、成长、鼎盛、衰亡皆因阴消阳长,阴长阳消所致。在易经中,用阴阳两种符号来表示。
不是阴阳2:阴阳是相互对立的统一体。
阴阳不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事物,阴阳是相互对立的统一体,互为体用,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没有无阴之阳,也没有无阳之阴。如,男人为阳,女人为阴,男性体内有雌性荷尔蒙,女性体内有雄性荷尔蒙,男女结合可以生男生女,如果男女都是纯阳纯阴,人类就不会繁衍生息。
不是阴阳3:阴阳相互转化。
阴阳转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阴长阳衰,阴极阳至;或阳长阴衰,阳极阴至。每一转化过程表现为一事物从生长到衰亡的周期。如生物类,生为阳,死为阴,生命孕育形成、生长,为阳长阴消过程,达到生命鼎盛时期,为阳极,以此为临界点,不断向下衰退,为阴长阳消过程,直至衰亡,为阴极。阴极阳至,阳极阴至,以致万物生生不息。
再如,白天为阳,夜晚为阴,午夜后,阴消阳长,正午为阳极,随着太阳西下,阴长阳消,至午夜阴极。
不是阴阳4:阳主刚健,阴主柔顺,阳主上升,阴主下降,阳主动,阴主静,阳主明,阴主暗。
如天为阳,为乾,天行健,恒常不息,时而阳光普照,时而风起云涌,时而电闪雷鸣,播散阳光雨露,滋润万物。表现为阳刚、在上、动、明。地为阴,为坤,大地柔顺,静谧安详,承载万物,默默无声。表现为柔顺、在下、静、暗。
不是阴阳5:阳为奇,阴为偶。
伏羲一画开天地,创立阴阳符号。凡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如人的手,拇指为阳,余四指为阴,头为阳,两脚为阴。阳不可分开,阴可以分开。如,天为阳,天无法分开,地为阴,地有疆域界线。
不是阴阳6:阴阳必须相对协调平衡。
事物体必须保持阴阳相对平衡,如果阴阳失衡,事物体就会加速向偏重的一方发展转化。通常情况下事物体内部是保持阴阳相对平衡的,如果事物体阴阳平衡机制遭到破坏或在某种外在因素的作用下,会形成阴阳失衡。如生命体五脏六腑阴阳失衡,生命体就会出现病患。阴阳平衡是相对的,是相对事物体在某一时空而言的,阴阳的不平衡性是绝对的。
不是阴阳7:阴阳无所不包。
阴阳象征的范围无所不包,无所不含,可以分别喻示自然和人类社会一切对立的物象,如天地、男女、上下、君臣、夫妻、胜负、明暗、昼夜、正负数、阳电阴电等。阴阳大到宇宙小到基因无不贯通。
不是阴阳8:阴阳是我国古老哲学的基础,它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它是质之本,道之源,性之根,也是易经的重要概念。
好多,大概不少是从太极图中推导和思考出来的,是从那个太极图上读出来的。
列出了7种不是阴阳。意思是说,传统阴阳观念中所讲的阴阳,都不是易经范畴之内的阴阳。那么什么是阴阳?
举个例子。
不是阴阳5中讲到人的手,拇指为阳,其余四指为阴。
如果你突兀地去问一个人,你的手和脚上共有多少节?你别说,还真有一些人一下子回答不上来,为什么,没数过啊。
正常人两只手和两只脚上共有24节。
什么,对应24节气?是。人都是带着24节气出生的。
手为阳,脚为阴。手指和脚趾,长成两节的都是阴。长成三节的才是阳。
别看,手上的大拇指长两节。属阴还是属阳呢?手不是阳吗?
是的,手上的大拇指本应该长在脚上,却长到了手上。大拇指是不是有点笨拙,其他四指是不是相对灵活。是,手上的大拇指像脚趾,是有点笨。
为什么会这样?
拿出《呼子方圆图》上标注出的24节气,对照着看,在圆图上。
圆图由上到下分开一条线,0度到180度为阳仪,180度到360度为阴仪。阳仪中的节气都属阳,阴仪中的节气都属阴。打住。阴仪中有两个节气立春和雨水也属阳——这就是人手上的大拇指了。他属阳,又在阴仪中。在阴仪中,决定了人手上的大拇指长成两节,属阳,又使他长到了手上来。
拇指为阳,其余四指为阴?
阳为奇,阴为偶,手上长两节的拇指不应该是阴吗?手上其他四指为三节为奇数,不应该是为阳吗?
阳主聚,阴主散吗?放到大雁飞成一字为阳,飞成一字,偏偏是六只一组的大雁们各自散开往前飞,飞成人字为阴,偏偏需要大家团结互助往前飞。
不理他们,不理这些乱七八糟传统。不是阴阳的有7个,实际可能更多,懒得一一去驳斥。
是不是在《呼子方圆图》上找到了你手上的大拇指的位置?是不是想到了你手上的大拇指上的两节是两个节气,内节是立春,外节是雨水。对,就那么对应下去干支阴阳关系,到食指上三个节,从内向外,从指根到指尖,是惊蛰、春分、清明。对,就那么数下去一直到小指指尖一节上走完处暑,走完《呼子方圆图》阳仪部分。
手上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为什么都长得粗壮,小指长的很细弱?到了小指三节,是大暑、立秋、处暑,天凉了,同田地里的植物一样,就不好好长了。
脚上也一样。白露从脚拇趾内节开始,数到脚小趾,小寒大寒,天太冷了,连脚小趾也长的小。
24节气、12地支可以应用的知识性内容,在手指、脚趾上都可以用。
阴阳,不要在易经范围之外找阴阳,不要把阴阳无边无际泛滥。阴阳仅指天气气温冷暖,指向的是24节气气候。放到候鸟迁徙上,大雁飞回北方为阳,大雁飞往南方为阴。
我们讲五行。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人们的一些日常口语中,往往是“阴阳五行、阴阳五行”地连说连用。专家学者们说,不对!阴阳是阴阳,五行是五行,二者应该区分。在易经爻辞经文中,在阴阳方面,根本就没有出现过阴阳二字,中孚卦中有“鸣鹤在阴”,那是借阴字为荫字,指的是树荫。比如还有同人卦中“伏戎于莽”,那是借戎字为绒字,指的是鸟类羽绒。比如卦名咸卦的咸字,是借咸为感,感而逐通的意思。在阴阳方面,好在有阴阳卦符表示阴阳,专家学者们还无力硬说易经中根本就没有讲阴阳。五行方面,就不同了。易经六十四卦,爻辞经文中,确实没有一处提到五行。甚至在孔子的《易传》中,好像也根本没有提到五行。
要对五行追根溯源,不是在易经中,而是在《尚书洪范》篇中,箕子讲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箕子是商部落遗老,殷纣王的叔父。周武王灭商后去向箕子请教怎么样治理国家,箕子的回答中讲到了五行。
箕子讲的五行是五行吗?是与易经毫无关系的五行?箕子后来被封到朝鲜,到底是封地还是流放?很难说,大约这个亡国的箕子,不是一个实在人。武王想要问的是易经范畴中的五行,箕子的回答是:
水是向下流的,
火焰是往上烧的,
土是用来种庄稼的……
武王心想,你哄我,我也哄你,于是说要封地给商王朝遗臣箕子,实际上是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