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与六气,都是四象变化衍生出来的两个不同的属性结构体系。四象生五行与四象生六气是两种不同的数学方式。也可以说是四象属性变化的两种阴阳属性。
所以,五行与六气也可以说是同源事物,但又不是相同属性的事物构成体系。
至亲,在人类与动物的繁衍关系中,指血统关系最亲近的戚属。
在属性数学认识范畴,至亲是属性关系或者属性关系体系中最亲密、最直接产生的关联关系。如子母之性、天道至亲、兄弟之性、骨肉至亲。
因此,四象、五行、六气,形成了属性体繁衍过程中的至亲之道。
四象为五行六气之母,五行与六气是骨肉至亲的兄弟。
太极、阴阳,只能称为是五行六气的远亲,表达相生血缘关系因三焦的中间繁衍过程而疏远的隔代亲戚性,只能作为宗族来源的一种标志性源头。
所以,称阴阳五行,阴阳六气,则以宗氏家族之性而为冠,以自身属性为名的一种称谓。
如果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是三生万物的至亲源头,那么,“三生万物”的第一个三物至亲体系就是四象、五行、六气。
故,万物之生,
天道则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地道则有道生四,四生五、六。
四象、五行、六气,为万物的三生之始也。
于是,地道中产生了一代中则有阴干阴支、阳干阳支、阴干阳支、阳干阴支四象复合,与人伦中的兄弟相亲、姐妹相亲、兄妹相亲、姐弟相亲四象轮回相互对应。可以用下表表示:
阳干阳支
阴干阴支
阳干阴支
阴干阳支
兄弟相亲
姐妹相亲
兄妹相亲
姐弟相亲
天干/地支之合,
人伦中产生了四种属性至亲的匹配关系周易阴阳五行理论知识大全,古代称为人伦婚姻匹配的四象原则。
以男方女方两亲家为例,则有四种婚姻关系:兄姐、兄妹、弟姐、弟妹。
再加上另外独生子女的两种特殊情况,对于结婚的两个联姻家庭来讲,有六种关联关系的婚嫁习俗。
又称为亲戚的六合。
这种婚姻的继续后继繁衍则产生了伯表亲、叔表亲、长姑表亲、小姑表亲、长舅表样、小舅表亲、长姨表亲、小姨表亲八种不同兄弟姐妹关系。
加上自己家兄弟姐妹的关联关系,共有三十六式,称为天罡至亲之数。
由此可以看出,干支阴阳的变化体系,是一个天地人共同属性表达的属性后继组合式的连续变化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表达了天地人在自然变化的过程中以及下一代的繁衍过程中出现的八卦表亲相生的亲戚体系。
兄、弟、姐、妹,是一个四象属性。这个四象属性在天地干支的自然大系统中,由于繁衍生息的世代相传属性形成了明显的界。
人类的原始繁衍性行为,则严格限定在五代之内非亲才能嫁娶的六合制度之中。
这是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与大自然属性组合规律完全一致,遵循天地干支组合之法,阴阳变化之道,保障中华民族优秀属性遗传基因良性繁衍生息的根本原因。也是先天八卦文化时代天地人属性自然观的重要理念。
《易经》后天八卦对先天八卦的变革,把中华民族依据天地人三属性组合产生的阴阳干支理论,划分为民风民俗的礼仪内容与天数天命理论两个部分,用简易、容易、简单的民风民俗中的礼仪规则,作为顺应天数天命的认识逻辑,建立了“易有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礼仪道德八卦体系。
并对遵守这种礼仪道德的行为设立了吉祥、福利的占卜结果。
对不遵守这种礼仪道德的行为设立了凶险、灾祸的卦辞、爻辞。
把先天八卦产生的钟鼎文化属性全息认识体系简化为天地干支的六十甲子阴阳重名纪年法则,使中国钟鼎文化时代的盖天论、喧夜论、浑天论、垒石结绳、河图洛书、天圆地方、周天历度、……等属性科学知识体系相继失传,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商周文化断代。
《易经》用后天八卦的理念,建立了君权天授的封建社会文化专制体制。
后天八卦理论,是封建社会制度的思想文化基础。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历经数千年而代代相传的根本保障。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易经》后天八卦对先天八卦的篡改,也可以称其为君权天授的封建文化对道法自然的先天八卦自然观的一场革命。使中国钟鼎文化时代的科学文化成果从此断代失传,并开始了走向科学和文化退步的落后开端。
所以,“说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不准确的!
准确地说周易阴阳五行理论知识大全,《易经》应该是封建社会文化的源头,它为封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
【对于那些易经爱好者而言,可能不喜欢甚至讨厌这篇文章,附上一个时空框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