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之源流
《周易》一书分为《经》《传》两大部分。《经》最早是以卜筮之工具的面目出现,为上层统治者所运用,成书于殷周之际,为上古丞史文化的遗存;《传》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对《经》的解释,为自成体系的哲学著作,反映新兴封建阶级的世界观。
《周易》经传的作者与创作时代在易学史上一直争论不休。班固在《汉书》里说《周易》“人更三圣,世历三古”而成书。颜师古注曰:“伏羲为上古,文王为中古,孔子为下古。”对于八卦的作者是圣祖伏羲,前人多信而不疑。但对重卦始于何时,则意见纷纭:有伏羲说、神农说、夏禹说、文王说。北宋邵雍《河洛真数》认为,伏羲氏创制八卦,有画无文,被称为先天之易。周文王把八卦两两重叠在一起,形成六十四卦,卦下有辞,被称为后天之易。书中又曰:“爻象无文,则易道不显,故系之者周公也。”“系辞十传,乃吾夫子所著,兼先后二天而总括之。至是谓中天之易也。”就是说周公写了爻辞,孔子创造了“中天之易”。
清人顾炎武等根据对古代文献的考证得出重卦应在周以前,不始于文王,而周初的卦爻辞写定以后,《周易》才被取名为《易》的结论。为大多数人所认同。据《周礼•春官•宗伯》记载:“上古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卦皆六十有四。”这说明在周代以前,已经有六十四卦重卦出现。《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可能说的是周文王在被商纣王囚禁逆境中推演六十四卦的形式、意义,或者作卦辞。汉代以后的学者,基本认为卦辞是文王通过推演后系属在六十四卦的卦象上的。周公作了爻辞。
但对于“三易之法”有不同说法。一说伏羲时代的易学是连山易,首先以“艮”卦开始,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绝”。黄帝时代的易学是归藏易,首先以“坤”卦开始,象征“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到了周代,易经由上古卜筮的学术周易八卦纳甲断法,进入“天人之际”的学术领域周易八卦纳甲断法,产生了人文文化基础的《周易》。首先从“乾”“坤”两卦开始,表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学问。但东汉的大儒郑玄,认为夏代的易学是连山,商代的易学是归藏,周代的易学便是周易。
解释经文的文字,被称为“传”,包括系辞传(上下)、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十种文字,它们就象给易经插上飞翔的翅膀,便于理解,故被称为“十翼”。《文言》,又称《文言传》,旨在文饰《乾》《坤》两卦之言辞。北宋欧阳修第一次对《易传》为孔子所作的说法,提出了质疑。他撰《易童子问》认为,“十翼”非出自一人之手,《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不是孔子所撰,《彖》《象》二种可能是孔子所撰。现较有影响的看法是《易传》作于春秋战国间,作者均非一人,而是经过多人多时加工编撰而成。
在周易后来的发展中主要有两派:一派是“象数”之学,它以汉易为主,西汉的焦赣(字延寿)著有《易林》一书,研究阴阳、卦气之说,开了另一路径。京房著有《京房易传》一书,他开启了象数易学的阴阳“纳甲”之门。到宋代邵雍(字康节)集大成,著有《皇极经世》和《河洛真数》。道家易学系统以象数为主。现在是数字时代,如果潜心研究象数的易学,辅之以科学的方法,相信必有更新的发现。
另一派是“易理”之学,经汉末王弼发展,到宋儒崛起,专注以儒学来说易。到了东汉,易学象数之学与易理的分别已形成,有马融、郑玄、荀爽、虞翻等易学大家。魏末的王弼专从老、庄的玄学思想而说易,著有《周易注》,另走一途。唐朝孔颖达著有《周易正义》。北宋、南宋时期是“儒理”说易的大盛时期,有司马光的《潜虚》、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程颐的《易传》,以至于朱熹的《周易本义》等,大抵属于这一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