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易思想是《周易》的核心思想,中医学正是建立在以《周易》为源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上的独特的医学系统,其理论体系所包含的阴阳五行、精气血津液、脏腑经络与辨证论治等学说均与变易思想有关。
“变易”是指宇宙万事万物,无时无刻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变易思想,则说明在分析处理问题时,要注重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即用“变易”的眼光去看事物的本质,这一思想充分体现了辨证唯物论的观点。所以在处理中医学问题时,变易思想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变易思想渗透于中医学的每一部分。
壹
变易思想对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某些对立事物或现象双方属性的概括。中医的阴阳学说包括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与互藏、消长转化以及自和平衡等几个方面。《周易·系辞上》云:“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刚、柔指代阳与阴,即阳、阴相推,而生变化也。
又云“一阴一阳之谓道。”指出“道”源于阴、阳的矛盾变化,说明事物矛盾对立、互相转化的自然规律。
《周易》的六十四卦都是通过阴爻与阳爻的变易而产生的,但这种变易并非杂乱无章,每一卦都是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排列组合,这种有序的变易规律,同样被运用于中医阴阳学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即指出“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和“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的观点,旨在说明阴、阳在“极”的情况下会出现往相反、对立的方向变易的趋势,即阴阳转化。故此,阴与阳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产生变易的前提,而变易是阴与阳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中医五行学说的内容包括了相生相克、制化胜复、相乘相侮、母子相及等 4 个方面。通过相生相克的关系,且生中有克,克中有生,使人体构建成为一个能量交流、功能制约的结构模型,用以阐明人体各部之间的关系。如若五行出现异常变易,则人体首先通过五行相生相克进行自我调节,《素问·六微旨大论》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即出现五行的制化。同样五行的胜复也是其自我调节的一种生理现象,否则必然导致病理的产生。
中医学根据变易规律,即从各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总结相乘与相侮的病理规律以及母子相及出现的母病及子、子病及母的病理特征。同时根据生克的变易规律,总结出以相生确定的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金水相生的治法;以相克确定的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泻南补北的治法。
贰
变易思想与精气血津液
精气血津液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概念,是中医用来阐述人体生理病理的基础,精气血津液之间存在着相互化生的联系,而这种相互化生联系正是基于变易思想。《周易·系辞上》曰:“精气为物。”指出精气构成了宇宙的万物。
中医精气学说认为精气是宇宙的本原,是存在于宇宙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的物质,其自身的运动变化,推动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与变化。这充分体现了变易思想在精气学说中的运用。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主要分为“升、降、聚、散”,而气的运动产生各种变化的过程又称为气化。气机和气化是人体最基本的运动和变化,如果出现变化则会出现人体生命功能失常,如气机阻滞会引发气滞、气郁、气结等病理变化的出现。
《素问·天元纪大论》云:“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这是气化的两种类型即“化”与“变”,是影响人体生理功能正常的重要因素。因此,气机和气化成为变易思想在精气学说中最突出的表现。而气化的基本形式是体内精气血津液各自的代谢和相互转化。
《周易·系辞上》云:“往来不穷谓之通。”精气血津液之间相互往来循环,无穷无尽,就是所说的“通”,而这“通”又是在“变”的基础上总结出的一种规律,正所谓“变通”,有变才有通。正常的生理情况下,精气血津液之间维持相互稳定,但若其中某一物质出现病理性的变易,会导致疾病的产生。
叁
变易思想与脏腑经络
脏腑经络是中医学阐述人体生理病理的主体,中医学擅于运用整体观察的方法来认识人体脏腑经络活动的规律。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内外紧密联系的整体,如《素问·六节藏象论》云: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灵枢·本脏》所云:“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这说明根据人体外部的证候表现,可以通过一定的规律来推断人体内部脏腑的变化。《孟子·告子下》中说:“有诸内,必形诸外。”这正与《周易》中“易穷则变,变则通”的变易思想所言相符。
中医学正是通过变易的思想,看到了脏腑与体表之间的联系,从而又从人体外部的变易,推测人体内部脏腑的病变为什么中医学周易,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同时中医学根据脏腑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联系,认为某脏或某腑发生变易为什么中医学周易,必然影响其互为表里的脏腑,如《素 问·咳论》曰:“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指出心与小肠在病理上也是可以相互影响的。同时,还有其他脏腑之间的传变。
人体的十二经络是气的运行通道,它们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循行,倘若某经或某穴发生变易,必然影响人体经脉的正常生理,故此,运用变易思想对经络进行观察研究也是必要的。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云:“五脏有疾也,应出于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则指出了五脏与经络之间、经络与十二原穴之间的变易联系,变易思想是整个中医基础理论框架的基础。